第347章 冷暖自知(2/2)
说到这里,只见徐海峰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儿,仿佛突然间想起某件要紧之事。
他略微提高音量说道:“哦,对了!下午活动筹备组将要举行一场工作调度会。黄博、江河啊,你们二人当中究竟谁前往参会呢?会上汇报目前工作的实际进展状况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说完,他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两人,等待他们给出答复。
柳江河和黄博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语气坚定地说道:“书记,还是让我去吧!其实呢,我原本就计划着要去找他们协商几件事,正好可以借着这次调度会将这些问题一并提出并解决掉。”
一旁的黄博赶忙附和道,“是啊,书记!我个人认为由江河书记前去再适合不过了。您可别小瞧他才刚刚调到咱们团委不久,但对于咱们手头的这些工作啊,那可是相当熟悉呢!就好比今天这份方案吧,其中有很多关键的内容和点子可都是出自他之手呀!”
听到这里,徐海峰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两人的看法。
只见他稍稍沉思片刻,接着说道:“嗯,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由江河同志代表咱们去参加这次调度会。记住,务必要把上级部门最新的各项要求摸得一清二楚,同时也要将咱们自身的实际诉求明明白白地传达给对方,确保整个沟通过程准确无误、顺畅高效。”
“吴莉,今天中午抓紧些,先把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招募公告发出去,抓紧与报社对接,明天一早一定要见报。另外,你们还要梳理一下之前活动中储备的志愿者,中午也联系一下,下午会上总不能让江河说我们一个志愿者都没有招募到”
徐海峰提完工作要求之后,三人离开他的办公室,柳江河朝着吴莉招了招手,并轻声说道:“吴莉,你来一下我的办公室。”
吴莉闻言,走进柳江河的办公室,柳江河再次叮嘱道,“刚才徐书记交代的那些事,你抓紧时间落实,咱们部门人手有限,所以需要尽快请其他部室的同志们一起来帮帮忙。”
说到这里,柳江河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吩咐道:“你先去找找其他部室的同事们,请大家从平日里各自的工作中推荐一些表现出色、能力出众的优秀青年。”
“然后,挨个给这些被推荐的年轻人打电话,详细询问他们参与这次活动的意愿,一定要跟他们讲清楚,如果确定要参加的话,请假方面的问题都由我们这边统一来协调处理。”
柳江河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因为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除了吴莉本人以外,就只剩下一名挂职干部以及一名来自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了。
他们三个人,面对这种繁重复杂的任务时,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听到柳江河有条不紊的部署和安排,吴莉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好,柳书记您就放心吧!别的不敢说,但召集个几十号人过来帮忙,我觉得还是没问题的!”
说完这句话,她便转身风风火火地准备离开办公室,开始执行这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
柳江河看到她着急的样子,笑着说,“你也不用太着急,能找多少算多少,如果后面确实招不到这么多志愿者,也没有关系,到时候我来想办法”
对于柳江河而言,这件事带给他的压力着实有限,如果通过常规途径无法招募到足够的志愿者,他心中早已有了后备方案,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所需人员。
然而,那些手段皆属于最后的选择,若非迫不得已,他并不愿轻易动用。
就在吴莉转身离去之后不久,柳江河就清晰地听见她那清脆响亮的声音自宽敞的大办公室里传来。
只听她热情地向其他部门的同事们发出求助信号,请求他们施以援手。
令人欣慰的是,众人纷纷积极响应,不仅爽快地应承下来,还热心地为她出谋划策、推荐合适人选。
此情此景让柳江河不禁会心一笑,暗自感慨,团市委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干劲和活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真是让人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振奋。”
紧接着,柳江河动作利落地掏出手机,迅速拨通了杜从海的电话号码。
经过一番简短的交流沟通,他得知市委方面负责此次金婚老人阳光行活动的正是这位熟悉的老友杜从海。
既然如此,柳江河自然无需再有所顾忌,准备直接开门见山地给对方说自己所面临的情况以及相关需求来。
结果连续拨打了两次杜从海的电话,但每次都是提示正在通话中。
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放弃与杜从海取得联系,决定稍作等待。
在此期间,他决定先拨通市委宣传部宣传科朱华刚的电话,先沟通关于明日报纸上刊登招募公告的相关事宜。
这件事其实早在前期的时候,吴莉就已经跟日报社有所联系。
然而,日报社方面明确表示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才能协助发布招募公告。
这可让团市委犯了难,因为团市委根本就没有这笔预算资金可供支出。
而柳江河在市委宣传部一直负责分管宣传工作,对于日报社那帮人的行事风格可谓是了如指掌。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宣传部这边下达正式的安排指令,想要让日报社免费帮忙做宣传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他也非常能够理解日报社为何会坚持这样的做法,日报社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日常运营及员工工资福利等等开销全都依赖于出售版面所获得的收入。
如果各个单位都要求免费做宣传推广,那日报社众多员工的生计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如今,柳江河来到了团市委工作,团市委的经费相当有限,所以必须得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按道理来说,他完全可以直接去和日报社的领导面对面地沟通此事。
但问题在于,他已经整整一年时间没有正常上班了,实在难以预料对方是否还愿意给他这个人情面子。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去寻求宣传部的帮助。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只要能与宣传部顺利沟通,并将这项任务妥善地布置下去,那么即便日报社可能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执行。
通常情况下,要想解决这样的事情,直接联系市委宣传部的宣传科就足够了。
而且巧的是,现在宣传科的科长依然是朱华刚,他拨通了朱华刚的电话,打算跟他沟通这件事。
自己曾经担任过朱华刚的分管领导,想必这点面子对方还是会给的。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电话接通并向朱华刚说明具体情况后,朱华刚竟然表现得有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只见朱华刚迟疑片刻后说道:“江河书记啊,关于您说的这事呢,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您也了解我的处境,虽然我是宣传科科长,可很多时候我说了并不算数呀!”
“所以依我看呐,要不您还是亲自去向领导说一下,只要领导点头同意了,那我保证立刻给日报社安排,绝不含糊!”
听完朱华刚这番话,柳江河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快,这算怎么回事?
以前自己在宣传部工作时,像这类事情朱华刚直接安排给日报社去完成,根本不需要如此这般繁琐。
如今倒好,不仅推三阻四,居然还要自己再去找领导,想当年自己待他不薄,如今当自己需要他帮忙的时候,却深深体会到了那句“人走茶凉”绝非空穴来风。
尽管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但此次求人办事的是自己,无也只能暂时咽下这口气。
他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你们的分管领导究竟是谁?把电话号码告诉我,我亲自跟他沟通一下。”
这时,只见朱华刚稍作迟疑后回答道:“嗯……您调离之后,目前这块工作由沈部长暂时代管。如果他点头同意,那么我这边立刻就可以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事实上,对于朱华刚来说,柳江河是他的老领导,若仅仅只是从私人关系出发,他完全可以应下此事。
只可惜,他心里非常清楚,沈明义对柳江河心存芥蒂。
在这件事情上,倘若自己贸然应允下来,事后万一被沈明义知晓,恐怕难免会招来对方的不满甚至责备。
虽说柳江河曾经待自己着实不薄,但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既然柳江河已然不在此处任职,自己还是应该听从现任领导沈明义的指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