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马可波罗纪念馆(2/2)
刘亚东不住点头,接过周小平的话茬:“太对了,周先生!你这番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就拿我做记者这些年的经历来说,亲眼见证了开放交流带来的巨变。这些年,我们引进国外先进的媒体理念和技术,让咱们的新闻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要是没有对外交流,我们就没办法知道国际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没办法把咱们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你看马可·波罗,他的经历就是文化交流的典范。他不仅带来了西方的思想,也让中国被世界看到。开放交流就是我们国家进步的催化剂,少了它,我们的发展速度得慢多少!”
潘建伟满脸钦佩,对着周小平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周先生,您这番见解实在是高!每一句话都饱含深度,极具思想性,让我深受启发。”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就像您说的,马可·波罗的故事深刻体现了交流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领域,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我在量子通信研究的过程中,对此感触颇深。”
“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绝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必须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理念。国外的科研团队在某些领域先行一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与之交流合作,能少走许多弯路。”
“学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力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各有千秋。通过交流,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就像当年马可·波罗将东方文化传播到西方,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发展一样,科研领域的交流也能让各国的科技事业共同繁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人类的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赵亚夫满脸赞同,向前走了一步,打开了话匣子:“周小平,你这番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那是很多年前了,我瞅准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毅然决定前往日本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当时国内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传统,发展遇到了瓶颈,而日本在精细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日本学习的日子里,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技术、新理念,学成回国后,便一头扎进家乡的土地。我把从日本学到的技术运用起来,引进新品种,改良种植方法,还教乡亲们搞农产品的包装和营销。就这么一步步坚持下来,谁能想到,这些小小的改变,居然给家乡带来了上百亿的产值,实实在在地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周小平连忙点头,眼神中满是钦佩,说道:“赵老,您这话太对了!您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完美诠释了开放交流、学习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您为农业发展奉献了一辈子,引进推广大量果品种植,手把手教农民新技术,还成立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带领大伙脱贫致富。退休后也没闲着,一头扎进乡村振兴里,让落后的乡村旧貌换新颜。您的付出和坚持,改变了无数农民的命运,造福一方百姓,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您就是当之无愧的楷模!”
“马可·波罗的故事,和我这次经历不谋而合。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西方的见闻,也把东方的文明带回西方,促进了两边的交流发展。这就是交流的力量!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得打开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再结合咱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听了周小平的发言,饶毅教授神情严肃,缓缓开口:“大家所言极是,对外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在西方求学和科研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走出去,与世界接轨,才能知晓自身的短板,寻得进步的方向。”
“但当下,一些不良现象实在令人忧心。部分民粹主义者,仅凭对西方的偏见和无端仇恨,便抵制西方的一切,甚至连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一并排斥。这与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背道而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应理性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非盲目抵制。”
张启不住点头,急切说道:“饶教授,您这话太对了,盲目排外只会让我们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周小平也附和道:“没错,饶教授,保持开放心态,合理借鉴,国家才能发展。抵制一切,实在不可取。”
饶毅微微皱眉,接着说道:“就拿转基因技术来说,这项技术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取得长足发展,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本是造福人类的先进农业科技。可在国内,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民粹主义者恶意抵制,编造诸如‘转基因食品致癌’‘改变人类基因’等谣言。这些谣言不仅误导公众,还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回顾历史,闭关锁国、盲目排外带来的只有落后挨打。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国家的发展需要理性客观看待外来事物。民粹主义不得人心,最终注定失败,我们的国家再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