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倭寇的《关白降表》与戚家军的疑问(2/2)
【宋应昌以倭寇的第一军团,第二军团,以及倭寇水师军团,仍然驻守在釜山为由,不但没有同意撤军。】
【还建议,由南军中的四川副总兵刘綖,再率兵一万六千人进入朝鲜汉城中进行协守。】
【虽说宋应昌也是主和派的主要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应昌也开始觉到了倭寇的真实意图,可能并没有自己预料的那么简单。】
【宋应昌在怀疑《关白降表》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在怀疑,即便《关白降表》是真的,也极可能会是樱花倭国的缓兵之计。】
【所以宋应昌的建议,不单不能从朝鲜境内全部撤军,而是要继续增派驻军。】
【宋应昌的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兵部尚书石星为首的大明文官集团的主和派。】
【因为明倭两国的和议一直没有真正的达成。】
【那么明倭两国之间的贸易,就不能开通往来,这使许多想要依靠明倭两国之间的贸易赚钱的文官集团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与阻碍。】
【持续往朝鲜派军驻守,也可以让大明的腐败官员们,贪污更多的大明国力钱财。】
【但是兵部尚书石星之前所定下“不食朝粟”的原则,会让他们能从中能榨取与贪污到的油水非常之少。】
【最终宋应昌被从辽东召还回京城,给事中吴文梓更是上疏请求罢免宋应昌一切职务。】
【然而,在宋应昌回到朝廷后,没过多久御史郭实便上疏“论经略不可者七”弹劾宋应昌。】
【弹劾宋应昌,且在朝鲜战争中使大明的将相不和,使南北两军势同水火,不仅影响战事,也影响了大明军团的团结。】
【弹劾宋应昌,数次不遵守大明朝廷旨意,擅自让大明官兵留守朝鲜,影响了明国两国之间的和议事议的进度。】
【最终,宋应昌也因此被免职归乡,隐居于西湖,之后宋应昌家中,开始撰写《经略复国要编》】
【万历二十二年(1594)九月,大明朝廷议定就东征事宜论功行赏。】
【李如松得旨起复,调任中府佥使,赐太子太保衔(从一品),此后明神宗朱翊均也不再过问言官对李如松的攻讦言论。】
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从这里看来,朕的这个不屑子孙,很是看重这李如松。”
......
【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神宗朱翊均下旨让所有驻守在汉城的所有南军撤回大明,至于北军,则是在李如松的建议下,得以继续留守在汉城。】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奉命回国的戚家军回到驻地石门寨(河北秦皇岛抚宁区)。】
【然而,当戚家军回到大明王朝之时,并没有受到大明朝廷的接待与重视。】
【这让不少戚家军的将士,感到非常的不满与不解。】
【他们曾经在沿海地区,每次击败倭寇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接待,百姓们都会视他们为大明的英雄好儿郎。】
【可是,这一次,与他们在从汉城起程回朝复命时的设想,完全不同。】
【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