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雒阳议事(2/2)
良久,他终于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妥协:“罢了!如今正是用人之时,若曹洪真能顶住赵云的攻势,朕便免了他的罪过!”
程昱听到这里,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心道:子廉啊,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只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听到程昱的分析,司马懿有些坐不住了,只见他微微躬身道:“陛下,如今汉军势大,臣以为我们还应借助外力,不然仅凭我们,恐怕真的不是如今汉军的对手啊……”
曹丕听到司马懿的话语,脑海中灵光一闪,顿时明白了司马懿的言外之意!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懿,急切地问道:“你是……说……鲜卑?”
“不错!正是鲜卑!”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阴冷的弧度。
“如今鲜卑被刘瑁重新分为三部,这其中东部宇文部一向对我们言听计从!而拓跋部与慕容部如今羽翼丰满,未必就没有反汉之心!”
曹丕的眼神彻底亮了起来,就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几分,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若能说服鲜卑三部,可令拓跋、宇文二部经飞狐陉、蒲阴陉南下冀州,与文烈、子廉两位将军同攻赵云,到时赵云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而最后的慕容部就可以从凉州南下,直奔长安城!”
“妙!妙啊!妙计!妙计!”
曹丕闻言,顿时龙颜大悦,忍不住拍案叫绝,大声夸赞着司马懿的“驱狼吞虎”之计,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程昱那难看的脸色。
在程昱辅佐曹操争夺天下的漫长岁月中,虽然为了达成目的,他不择手段,行事不近人情,甚至显得有些自私自利。
但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程昱的态度却与曹操如出一辙,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他看来,外族军队一旦进入中原腹地,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极易失控,不仅可能劫掠百姓,扰乱地方秩序,更可能不服调度,甚至临阵倒戈,反噬其主。
更重要的是,鲜卑部族本就对中原沃土垂涎已久,一直觊觎南下,若真的引鲜卑入关,岂不是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入侵中原的借口?
然而,看着曹丕龙颜大悦的表情,显然已被司马懿的计策所打动,深谙审时度势之道的程昱,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并没有多说什么。
反而露出了一副赞同的神情,似乎看上去也对司马懿的计策颇为赞赏。
“那仲达对如今的战局?”曹丕又看向司马懿,眼中流露出一丝希冀。
“陛下,我的看法与程尚书一样,即尽快从洛阳退出,撤至旋门、轘辕两关以东,以此抵御汉军,不过……”
说到这里,司马懿似乎在思忖着什么,眼中时不时的闪过一丝杀机!
“不过什么?”
“臣这边还有一个想法,但这个想法需要以陛下为诱饵,况且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微臣暂时还没有想好,但无论如何,陛下都需尽快退出洛阳,与曹纯将军汇合!”
司马懿语气低沉地说道,声音中却充斥着阴谋的味道……
曹丕听到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恨恨道:“那便传令,准备撤离洛阳,另外把城中的百姓,能迁走的,尽数迁走,莫要让刘瑁得到任何的人口!”
“喏!”
议事结束后,程昱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在书房中,他从袖中取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小纸,用狼毫笔在上面快速地写下一行娟秀的字迹。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折叠好,用蜡封住,交给了自己的心腹亲信,命其务必将情报秘密送出,传递给飞影在长安的暗线。
没错,虽然程昱已经将飞影的掌控权交给了司马懿,但他毕竟执掌飞影多年,根深蒂固,在飞影内部,仍然有一小部分人暗中听命于他,对他忠心耿耿。
而此时,程昱下达的命令,便是让他们加大对鲜卑各部动向的情报搜集与分析。
既然鲜卑即将南下,那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掌握主动,好好的利用一下他们,绝不能让鲜卑的势力失控,反噬魏国。
随着曹丕撤离雒阳的命令下达,魏军开始在洛阳城及其周边的偃师、?县等地,展开了强行迁民的行动。
无数魏军士卒如同凶神恶煞般冲入百姓家中,驱赶着惊恐万状的百姓,命令他们即刻收拾行装,随军东迁。
凡是稍有迟疑,不愿离开故土家园的百姓,魏军便毫不留情地挥舞屠刀,当场格杀,血腥的场面,令人发指,惨不忍睹……
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无数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哭天喊地地跟随着魏军,踏上了漫漫东迁之路。
好容易恢复了几分昔日繁华的雒阳城,再次沦为一座空城,只剩下残垣断壁和满地的狼藉,在风雨中呜咽悲鸣……
与此同时,负责镇守函谷关的曹仁,也接到了曹丕的撤军命令。
在留下三千兵马断后,象征性地抵抗一番后,曹仁率领主力步卒,也尽数向南撤退,与其余几关的统领一同退守旋门、轘辕两关。
就这样,由于南陵关、孟津关以及宜阳城的接连失守,曹丕在无奈之下,最终选择了放弃洛阳城的防守,将主力尽数东移,退守旋门、轘辕两关。
他将八关守军齐聚旋门、轘辕两关,试图凭借这两座雄关,以及黄河天堑,来抵御刘瑁接下来的东进……
而汉军时隔多年,终于再次踏入了函谷关,浩浩荡荡地向着他们曾经的都城——雒阳,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