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雨水生娃(2/2)
姑娘都不乐意了,说都待一年了还不结婚,许大茂坚持要怀孕了才能结婚。
孩子生出来以后,刘光天抽奖弄出了不少孩子能喝的奶粉,另外还找人专门订购了鲜牛奶,杀菌消毒以后每日送到,给孩子养身体。
65年依旧是平和的一天,只发生了一件小事。
原剧剧情里的另一个人物出现了。
于海棠上门找于莉,进屋就哭,说:“姐,你可得帮帮我爸呀!”
原来她跟于堂是亲兄妹,她爸前些日子摔断腿,急需一大笔钱治疗,可是钱都用去救于堂了,如今根本没有钱治病。
刘光福见状左右为难,于莉却很干脆,一句话:不救!
于海棠哭着回去了。
过几天于爸又找上门来,臭着脸要于莉出钱给于堂爸治病,说我生你养你长这么大,你现在结婚了又有工作,还没给家里拿过钱,现在赶紧拿钱出来,我有大用!
刘光福更纠结了,于莉却是再次翻了个白眼说:“谁说我没给钱,我每个月都给妈两块钱。”
于爸气得吹胡子瞪眼:“你给你妈了,又没给我!”
“再说两块钱有什么用?”
于莉说:“两块钱够你们10天的饭钱了,你要是摔断腿,我还能给你出点钱,于堂爸摔断腿?做梦!”
于爸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转眼心脏痛,倒在地上直抽搐。
刘光福赶紧去扶,于莉心中也不忍,却没有表现出来,把光福拉进屋,直接把门关上了。
妈都告诉他了,爸全是装的。
于爸没办法,只能从地上爬起来,骂骂咧咧的离开。
没几天,于妈又来了。
一脸着急的地于莉说:“莉莉怎么办,你爸他不愿意出你三个弟妹下学期的学费,他要拿钱去救于堂爸。”
于莉沉默了很久。
然后说:“妈,那就让弟妹先休学一年吧,反正以后能照样读学习赶不上就到我这边来,我让光福给他们补习。”
于妈震惊地看向她,说:“莉莉,你真的舍得?”
虽然怨恨于爸,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于妈还是不忍心。
于莉笑道:“妈,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咱们要是不把爸这个毛病戒了,弟妹读书出来有什么用?以后弟弟长大了得给于堂当牛做马,妹妹长大继续给于堂换亲,还不如不读书。”
于妈听完若有所思,说:“莉莉你说的对。”说完回家去。
当晚,刘光天的房门被刘光福敲开。
光福迟疑地说出了于家的事情,说自己要不要出钱帮一下于莉弟妹,他不想让于莉留有遗憾。
虽然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懦弱,但光福的本性毕竟善良,狠不下心。
刘光天笑道:“既然是于莉做出的决定,那就不存在什么遗憾,等她跟你开口了再说。”
刘光福听完,惊讶地说:“哥,你的想法和莉莉好像。”
刘光天拍拍他的肩膀说:“光福啊,你还需要成长,不过没关系,当你遇到纠结不定的事情时,听于莉的就好。”
刘光福连连点头。
经过这件事,刘光天看出于莉是个有决断的,也放心把弟弟交给她了。
于堂爸的腿终究是治病的钱不够,没有得到最好的治疗,落了个终身残疾。
于莉听到简直是拍手称快,跟刘光福出去吃了顿好的庆祝。
于爸的钱全部投进去都不够,于家弟妹三人只能休学了一年。
时光飞逝,到了66年。
刘光天的孩子已经会满地爬了,会咿咿呀呀的叫着爸爸,刘光天看到她们便觉得父爱爆棚,感觉人生更有了意义。
给她们花钱更是毫不含糊,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要孩子要就往家里买,竹蜻蜓木蛐蛐,这年头的街面上多的是手工艺人做出来的精巧玩意儿,健康无毒还有趣,孩子们很喜欢,家里都摆满了。
虽然只是看到的时候伸手要,玩了没一会儿就丢开,刘光天也毫不吝啬,不玩了,就拿个盒子帮她们收起来。
院里其他的小孩看到都羡慕坏了,刘家两个小妹妹玩的真好啊!
刘光天看到那些小孩想要,干脆就把婵婵娟娟不要的玩具送给他们,那些孩子可喜欢。
这年头没有什么捡别人剩下的东西伤自尊心的说法,信托商店里多的是二手甚至多手货,一个个买到了都跟淘到宝一样,大家信奉的就是重复利用,用到不能再用,不能用了还能当垃圾回收。
更别说是刘家这些就玩了小一会儿的东西,都是新的呢!
再说这年头谁舍得给孩子花钱买玩具?都是出去玩泥巴,可想而知这些孩子的兴奋。
除了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外,院内还多了个人。
于海棠要钱失败,不知怎么的,和许大茂认识了,也没跟许大茂要钱救她爸,因为他说她是一个有政治格局的人,绝对不会拿不该拿的钱。
许大茂早就抛弃前面那个可怜的乡下女人,这会儿搂着于海棠春风得意,于海棠可是城里人,是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许大茂也不讲究了,干脆办了结婚,就等着海棠显肚。
六六年在一片和平中度过,时间迅速来到六七年。
到了这一天,刘光天的神色开始严峻起来了。
张大牛早就被他安排到了纠察办,当初的纠察办如今改编成了革委会,人员打散分到各处。
于莉、张大牛都成了其中一员。
包括轧钢厂保卫处的王家兄弟,革委会张大牛、于莉,公安处的许向南、秦淮茹,刘光天算是有好几员猛将,在各处插了钉子。
但真正运动起来,这几个人远远不够。
不过刘光天不是很担心,一来他家的成分没问题,二来他如今在搞计算机,已经有一款成熟的计算机在外国开卖,逐渐在给国家搞外汇。
看在这一点上,上头应该不会动他吧!
但也说不好,运动起来一切都是混乱的,就怕有心人搞事。
总之以不变应万变,刘光天依旧每天正常的工作学习带娃,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然而大院的氛围却是可见的紧张了,大家乐呵呵的时候变少,更多的考虑时局问题,每天晚上聚在一起议论外头又有什么风声,在喊什么口号了?
院里还特地开了一次全院大会,讨论如今的情况,结果就是谨言慎行,暂时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