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辽东从军行 > 第三百零六章 人生轨迹

第三百零六章 人生轨迹(2/2)

目录

黄得功挠挠后脑勺儿,想了一会儿道:“这个杨林杨游击挺有意思啊,考试还考这些玩意儿。不过我觉得人家能打败那些鞑子兵肯定有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个考试我去,不只是为了能考上。我就想看看这个杨林长什么样!”

黄伟正惊讶的道:“闯子,你要抱着这个态度就别去了。因为咱们经略大人说了,谁想去叆阳应考他不拦着,但要是考不上那就别回来了。因为经略标营丢不起那个人。所以我才说你千万得考虑好,别那边没考上这边又回不来!”

黄得功再次挠挠后脑勺儿,不过这次挠的时间有点长,最后他道:“操,老子打过这么多年仗啥都没怕过,还怕个什么狗屁考试?!不就是考文科那几样嘛,我现在就去学!我说啥也要考上讲武学堂,给经略大人、给经略标营长脸!不废话,干就完了!”

黄伟正难以置信的道:“不是、我说闯子,你就为了多挣几两赏银豁出去了是么?要知道叆阳可比不上沈阳,那里是边城,说不上啥时候又被那些鞑子兵围了。你每月才挣几文军饷,卖什么命啊?!”

“哼!”

黄得功扔下黄伟正转身离开,一边大步流星一边头也不回的道:“开始我是为了多挣几两赏银。但是老子现在改变主意了,去投杨游击,跟他一起建功立业!”

“瘪犊子玩意儿,百户军职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呸,老子以后要当总兵、当将军,百户算个鸟儿!”

“你给老子站住,先把离营文书填了”

与此同时,在海州卫治所海州城(今辽宁省海城市)。夜色笼罩之下,一名身高五尺体格健壮的少年牵着马悄悄从家门出来,在他身后跟着一名比他有些年长的青年。

那青年满是担忧的道:“四弟,你真的要去叆阳报考讲武学堂?你虚岁才十六岁,人家要的是十八岁以上的人。再说爹娘不让你去,可你就这么悄悄的走了,他(她)们知道了该有多伤心。你再想想吧!”

少年坚定的道:“二哥别说了。要不是从沈阳来的驿兵带来这个布告,我还真不知道有讲武学堂招考这件事儿。这就是天意。再者人家开设有水军这一科,我就想学这科。你也知道我从小就喜欢玩水,水性好。我就想知道在这大江大河之外还有啥。至于年龄那也好办,你看我这体格和十八岁的人有啥区别?我到时候就说自己是十八岁!”

那青年道:“四弟,咱们老尚家不是军户,而且家境在这海州城里还算殷实。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你去应考就等于从军当兵了。这不等于自降身份吗?”

“另外算上在讲武学堂两年,再加上在营中听调五年,你这最少得当七年兵。现在叆阳那边建州鞑子闹得厉害,听说这两次大战死了不少人。这七年里要是赶上鞑子进犯,你要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让爹娘和我们做兄长的怎么办?”

少年笑道:“二哥,这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汉胡混居之地,互相杀伐是常有之事。细数起来,那年不打仗又那年不死人?别看建州的鞑子在叆阳那边闹得凶,但吃了两次大亏后他们还敢再去吗?”

“反倒是其他地方容易成为他们再度进犯的目标。所以叆阳看似凶险,但是眼下最安全的地方。而且我听闻哪位主将杨林杨游击年龄不大却勇略过人,这样的英雄人物我要是不亲眼见一见,岂不是人生憾事?”

目录
返回顶部